本文转自:东谈主民日报
吉林前郭水稻科技小院获取村民信任
把论文写在地面上,干劲足足的(秋收进行时)
本报记者 刘以晴
图为吉林农业大学师生正在稽查水稻滋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秋收时节,上昼10点半,吉林农业大学西宾凌凤楼带着几名学生走进稻田。
村民于东雪家的水稻近一米高,被千里甸甸的稻穗压弯了头。
“本年得益可以。”凌凤楼笑着说,又打法几句,“赶在霜降前完成秋收,咱收下来的稻子也难忘作念好曝晒存储。”
“行,听您的。”于东雪答理得利落。
听闻凌凤楼来,不一刹工夫,又有四五名村民聚到地头。“本年开春地温偏低,多亏凌古道教的侧深施肥,咱家稻子才长得踏实。”于东雪俨然成了共享农技的“行家”,向大伙算起账来,“用了新圭表,每公顷瞻望能多收200来斤稻,化肥量还减了两成,至极于每公顷多赚好几百块呢!”
“别看当今这么淆乱,‘老把式’摄取新农技,但是破损易。”凌凤楼笑着回忆。
2021年,吉林前郭水稻科技小院在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平凤乡平凤村建成,凌凤楼担任率领行家。
科技小院的职责如何伸开?
“先摸情况!”进村后,凌凤楼就组织师生测土配肥。检测发现,平凤村地盘轻浅盐碱,依靠偏酸性的肥料,合作极少屡次施肥,既能保护地盘,又能很快见到增产奏效。
期间实施并破损易。除了向村民摆数据、讲旨趣,凌凤楼还总会来上句,“先拿小块地试试,万一减产,我拿工资给你补。”恰是这颗“宽心丸”说动了于东雪。凌凤楼笑着说:“传播农技,要先走下讲台,站在村民角度谈判问题。”如今,小院期间实施辐照面积达到6000多亩。
周边晌午,于东雪地头的村民越来越多,有急性子村民提问:“除了改造肥料配比,还要干啥别的?”
“哄骗农机,将肥料‘埋到’地下5厘米处,平直作用在根系。”凌凤楼又补充谈,“来年春天,咱们还会到各家各户,手把手率领全球配比肥料、调试农机。”
在吉林前郭水稻科技小院,长年有五六名吉林农业大学师生驻防。“农技实施,光说表面不成。只好参与耕耘,才智让农技果然‘落地生根’。”被围在村民当中,凌凤楼留住我方的手机号码,“有啥问题,随时相干。”
晚上6点,暮色四合,回程车上,凌凤楼雅致纪录下一分内责。
获取村民信任,职责步入正轨,未来怎么让科技小院的处事常态化?
连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将田间处事时长、期间实施情况等见识纳入教师观测、评优体系。同期,学校还会按期选择效果隆起的科技小院,给予奖励……“把论文写在地面上,全球干劲足足的。”凌凤楼说。
▶▶▶
吉林秋粮已收获近五成
据新华社长春10月19日电 (记者薛钦峰)参加10月中下旬,在农业大省吉林的中西部食粮主产区,秋收已参加岑岭期。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现时吉林秋粮已收获近五成,接近长年收获经过。各地正全力保险秋收有序进行,瞻望到月底秋收将基本完成。
《 东谈主民日报 》( 2024年10月20日 03 版)